“3+1+2”模式 如何選科?高一新生必讀!新高考政策解讀來了
6月27日,《陜西省深化普通高等學校考試招生綜合改革實施方案》正式發布,明確了我省高考綜合改革從2022年全面啟動,2025年整體實施。本次改革方案,確定了我省新高考將采用“3+1+2”模式,從今年秋季入學的高中一年級學生開始實施,學業水平考試分為合格性考試和選擇性考試。新高考改革打破了傳統的文理科“固定組合”考試模式,給了學生更多的“選擇權”。
那么,“3+1+2”模式到底是什么?學生應該如何應對?怎樣做到最優選擇?為此,記者采訪了我市多所中學,為各位考生提供選科攻略。
解讀 “3+1+2”模式
今年,我省新高考實行“3+1+2”模式,需要進行選科走班。“3+1+2”模式到底是什么?西安市航天中學副校長付小靜作如下解讀,“3+1+2”模式,其中,語數外為“3”,采用全國卷,考試原始分計入高考成績,其中外語包括英語和其他一些語種,不分文理科,特別是數學,采用同一張試卷,和以往文科數學和理科數學不一樣,每科目150分。要科學規劃選擇性考試。首選“1”物理或歷史就是選擇人生方向。學生可以選擇物理,也可以選擇歷史,這兩科都是100分,考試成績以原始分納入高考成績。化學、生物、政治和地理四門選考科目可以根據自己的個人需要選擇“2”門進行考試,“2”門再選科目按等級分計入考生總成績,選擇性考試每科分數都是100分。所選學科與2025年高考大學錄取專業和今后職業發展密切相關。
提起新高考,西安市第一中學“名校+”辦公室主任王國強建議考生,要高度重視學業水平測試。新高考要求實施新的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制度。學業水平考試的“合格性考試”一般會在高一和高二進行,這需要每個學生都高度重視認真學習,爭取過關。“選擇性考試”只有考生做了選擇之后才進行考試,關系到自己的高考分數。“合格性考試”是所有學生都必須參加的考試,考試范圍是必修教材全部內容,其成績分為 “合格”和“不合格”兩種情況,考生成績關系到能否領取高中畢業證。“選擇性考試”有六科,在新的規定里面,參加“選擇性考試”還有一個前提,就是“合格性考試”必須合格,否則不能參加“選擇性考試”,這一點對高中生來說非常重要,對于自己選考的科目,“合格性考試”也需要認真學習,爭取考試能夠合格,否則不能參加“選擇性考試”。這就要求學生務必從入學開始就早下功夫。
選科建議
結合個人興趣、優勢學科等綜合考慮
面對新高考的12種選科模式,學生如何才能做到最優選擇?付小靜談到,實行“3+1+2”模式后,選擇性考試科目“1”就成為了關鍵,從物理或歷史科目中選擇1門首選科目,物理偏理,是后期成為科研、技術型人才的必修課;歷史偏文,是未來從事社會服務、組織管理、文藝等人文方面職業的基礎。學生可以從興趣、性格、天賦能力、優勢學科、價值觀等幾個方面綜合考慮,從而達到最優選擇。
面對選科,西安太白學校副校長王敏希望考生可堅持以下四個基本原則:擇己所長,選擇自己擅長的科目和領域,揚長避短;擇己所愛,選出一個自己熱愛,又利于發揮的組合;擇己所適,充分了解自己的人格特質和性格偏好,選擇符合自己個性特征的領域;擇勢所需,充分結合外部環境和職業的未來發展前景,選擇有發展保障的科目。建議考生可先確定最有興趣、最擅長或最適合的科目,再分析比較第二位科目,最后逐步確定第三位科目。
西港花園高級中學校長王衛平建議考生,學生可根據個人志向、興趣愛好、自身優勢因素,按照對各科的喜好程度進行選擇,也可根據所在高中的辦學條件、特色優勢進行選擇,結合擬報考院校相關專業組(類)選考科目要求進行選擇。
王國強強調,“根據新高考方案,學生需要在高一年級學習即將結束時進行選科,可以說是時間緊、任務重。高一新生入校兩個月后,基本可以了解適應高中的知識體系和學習節奏,因此,建議學生依照本人實際情況,找準定位,早做生涯規劃,家長、老師和學校也要進行多方面聯動,幫助學生盡早發現其智能優勢,適時確立符合自己優勢的人生理想和目標。”
學校
從師資、部室配備到生涯規劃已做好充足準備
新高考改革牽動著千家萬戶,為了應對這一變化,不少學校做了充足的準備。據付小靜介紹,面對新高考,西安市航天中學很早就未雨綢繆,積極準備。學校從2020年就開始使用了英語新教材,老師們在近兩年對新教材的使用、研究中已經先行一步,積累了豐富的寶貴經驗。
此外,學校從2017年就開始推動了生涯建設,組織學校管理層、班主任老師及全體學科教師參與了生涯規劃培訓班,讓學科教師充分接受生涯教育理念,從而在日常學科教學中有生涯導向職業規劃的意識,充分挖掘學科知識的職業情報、職業動機,提升學生學科素養,激發學生職業興趣。同時,學校也成立了生涯發展中心,為每位學生提供全面的生涯規劃指導。硬件方面,學校生涯教育相關部室健全,配有個體咨詢室、團體輔導室、音樂放松室、生涯大講堂、生涯書吧、生涯檔案室和辦公接待室等。
目前,學校已經開設了生涯規劃課,每周一課時,并編寫了《高中生生涯規劃》校本教材,通過對學生生涯意識的喚醒,幫助學生積極進行自我探索、選科指導、學業規劃和職業規劃,全力助推學生自主全面發展。學校多次組織生涯教育相關活動,特聘十余位校外生涯導師,舉辦校園模擬職業招聘會、生涯職業訪談、職業體驗等活動,讓學生通過參與和體驗的方式積極進行生涯探索。
西安市大明宮中學校長韓麗萍表示,“為了更好地迎接新高考,我校已經做了大量充分的前期籌備工作,已編寫完成《新高考選科和生涯規劃指導》,為學校進一步健康有序的展開新高考下的教學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據王敏介紹,西安太白學校(原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附屬中學太白校區)從硬件和軟件兩個方面,從前期的準備工作到未來應對新高考都做了充分的準備。在硬件設施上,學校從2021年開始著手準備新高考的各類硬件設施,目前學校已經具備了新高考走班的十二種組合所需要的走班教室,實驗設施和學生的選課系統等。
為了引導學生面對12種選科模式做出最優選擇,學校從系統課程、氛圍營造、游園活動、暑期實踐等全方位著手,成立生涯教育規劃辦公室,為學生打造立體式生涯規劃教育。此外,學校還設立專門的生涯規劃指導教師崗位,通過挖掘完善校本資源,外聘專家、校友或家長等開設講座,為學生提供豐富的職業信息和生涯體驗,強化學生對未來職業的感官認知。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面對新高考,我市各學校已經進行了充分的準備和探索,也已多次派出老師赴浙江、上海等地進行學習交流,實際考察和了解新高考的基本情況。目前,各學校就2022年9月份實施新高考已經制定出相關的政策和方案,并結合自身實際,確立了有差異的發展目標和不同的路徑選擇。同時,各校就學生的選課操作系統已經進行了專門的業務培訓,也都具備了學生的個性發展和多樣化要求。
- 上一篇:高考調劑是什么意思
- 下一篇:陜西2023年普通高中學業水平合格性考試報名官方入口